查看原文
其他

或许,你正在经历一场以“爱”为名的伤害丨避免精神暴力的4点建议

爱与生命管理 爱与生命 2022-04-15

昨天,是11月22日,普普通通的一天,但在日本,到政府登记结婚的情侣比往日多3倍。因为,这一天是“好夫妻日”。1988年,日本政府设立每年的11月22日为“好夫妻日”,意在促进夫妻感情与家庭和睦。


不仅日本,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夫妻节。多数时候,节日总会为生活增色,我们在玫瑰、拥抱和接吻中学着爱与被爱,或对未来的爱人留存一份期待。在中国,一项超过3000网友参与的名为“传说中另一半的标准”的多选项调查中,“有责任心,专一”“善解人意,性格好”“孝顺父母”遥遥领先于其它选项。


但是,对很多人来说,瑰丽的期待被现实的暗礁撞碎了。他们的生活,与争吵、冷暴力、谩骂、威胁缠绕在一起,终日惶惶。而以“吵架”这个词定义这种行为和情绪,未免有些简单,因为在某种程度上,这已经属于“精神暴力”。


“精神暴力”也叫“软暴力”,不像强烈的肢体冲突一样易被认定为“暴力”,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点刺伤对方,在亲密关系中伤害尤甚。


一项名为“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”的研究结果显示,精神暴力在我国很普遍,且它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,长期遭受精神暴力的人,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。很多时候,有的受害者本身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“被虐待”,反倒将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,感到愧疚、抑郁,甚至走向极端,选择告别这个世界。


所以今天,我们想借着这个日子,再与你聊聊“精神暴力”,试图标记出那些隐秘的伤害。毕竟,对爱的期待,本应永不失明媚。


不易察觉的暴力


Know Yourself曾针对11979位读者展开关于“家庭暴力”的问卷调查(此次调查,KY将调查对象限定为“伴侣/亲密关系”,不包括原生家庭承受暴力的情况)。


调查结果显示:“身体暴力”之外,近半数的家暴幸存者长期遭受伴侣的指责、贬低辱骂或言语操纵(分别占比51.58%、50.32%),威胁(31.11%)、监控(30.67%)次之。而威胁、控制等精神虐待往往更不易被受害者察觉。


(图源:Know Yourself 微信公众平台)


令人惊讶的是,“有时候是温柔的”是施暴者一个重要的共性特征。[1]


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,反暴力领域权威专家丽莎·阿伦森·方斯特(Lisa Aronson Fontes)将发生于上述关系中的情况定义为“情感操纵”(Coercive Control),一种以情感为武器支配、胁迫他人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,男性操纵女性的情况占绝大多数。[2]


在这种“伴侣/亲密关系”中,尽管受害者受到威胁、惩罚、孤立,甚至遭到身体暴力,他们往往依然倾向于认为施暴者是出于“爱我”才这样做的。


比如说,有的施暴者出于自私的控制欲霸占了受害者的私人空间和独处时间,甚至威胁、恐吓受害者,但施暴者事后往往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“太关心对方的安危”,这种霸道式爱的说辞着实让人很难分辨。


丽莎以伴侣关系中被操纵的女性为例,指出情感操纵是一种连续性过程


(图源:微信读书《情感操纵》)


有时,这种精神暴力藏得更为隐蔽。


《人物》杂志曾在采访深圳一家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时提到:“有的男子在求婚的时候会说,‘以后你就是我的了’,这个就是他在物化另一半,就是存在控制在里面。”[3]但此时浓情蜜意的两个人,谁会在意这“浪漫”的表白背后的潜在逻辑呢?


除了披着糖衣的精神暴力之外,其实,在大多数情况下,因伴侣之间没有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,言语上的冲突经常被轻飘飘地概括为“吵架了”“冷战了”,小打小闹般就过去了,很少有施暴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,受害者本身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正身处暴力之中。


随着对精神暴力的讨论愈加深入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,“伴侣/亲密关系”之外,在大多数中国式家庭中,父母对子女也施行着相当的精神暴力。


一项针对1015名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调查指出,在这1015名大学生平均近20年的生命中,父母暴力的曾发生率是相当高的。其中3/4的子女曾受过父母的精神暴力,如“威胁要打”“一整天故意不理”“威胁不要”等,居各种暴力形式首位。[3]


(图源:王向贤《亲密关系中的暴力》)


子女承受的精神暴力多来自父母双方。若父母之间比较,从发生率来看,母亲比父亲更甚。国外目前对母亲总体而言比父亲暴力的解释是:危险时间(time risk),即母亲相比父亲,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,从而施暴可能性更高。[3]


有许多学者认为,童年时期遭受到父母的冷战、嘲笑、训斥,负面的情绪会不断内化,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。子女因此打心眼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,也不相信能收获真诚、健康的爱。


而滋生于这种环境下的精神暴力,长久以往都被冠以“教育”的美名,子女如若提出异议或反抗,会被指责为“不孝”,这种道德绑架则更令人无从逃脱。


知乎上一位网友说,从小“非打即骂”成长起来的自己,长大后“讨好型人格严重”“嫉妒自卑敏感”“安全感很差,容易恋爱脑”。而这些,恰好是两性关系中,易被精神暴力一方的特征。


看来,现实面前,我们曾经相信的很多童话都变得面目可憎。


撕下皇帝漂亮的新衣,才发现,内里原来有一个又一个不知如何愈合的伤口。而这些创伤,对某些人来说,恰恰滋生于他们最信任、最依赖的关系之中。


为什么不离开?


社工梁敏曾以遭遇精神暴力的妇女为例,指出:“妇女们遭受家庭精神暴力一般经过三个阶段:开始时,她们感到吃惊,竭力躲避;然后感到恐惧,努力讨好丈夫;最后感到抑郁,躲到一边自责。一旦家庭精神暴力成为习惯,最后的后果是妇女彻底丧失反抗的勇气。”[4]


你可能会问,既然已然感到吃惊、恐惧、抑郁,为什么还要滞留在暴力之中,让受虐成为习惯?


的确,当伤害没有切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,作为旁观者,我们很容易声嘶力竭地问:“你们为什么不离开?”,摆出不解的、激愤的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姿态。


(图源:视觉中国)


但你是否想过,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的那一刻,受害者又承受了一层本不该承受的“妄加之罪”。


怕被施暴者报复、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、顾念孩子…设身处地地想想,大概没有人有勇气强硬地把这些理由都看作是“借口”。


更不用说有的受害者不离开,不是不想,而是真的“离不开”。


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,有一个广泛被认可的概念是“受虐配偶综合症”,其基本定义为:夫妻或情侣关系的一方(大多是女性一方),在关系中肉体与精神都出于被完全控制的从属状态。这段关系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和长时间的暴力虐待。从而,被虐待的配偶慢慢相信对方可以完全控制自己,而ta无法反抗,无法逃离,也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。[5]


对这些受害者来说,暴力早已渗透进生活每一个孔隙。不自觉间,ta们“生病”了,“离开”已经超出了主观意志可以控制的范围。


劝ta们离开,就像命令一个久病卧床的人必须站起来。


再进一步讲,质问受害者“为什么不离开”其实与“完美受害者”期待有着隐秘的联系。


“完美受害者”一词最初来自纪实文学《完美受害人:被囚禁女孩的真实故事》,本用于讽刺男性对“女德”的苛刻要求。但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,其逐渐变成一种对受害者畸形的期待,要求受害者在各方面(尤其是道德上)无可指摘。[6]


与之对应的是“受害者有罪论”,即认为受害者之所以被害,是因为其自身存在问题。[7]


然而,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如果舆论认为受害者有罪,恰恰迎合了站在道德意义上指摘受害者,狡辩欺骗、转移视听、淡化伤害的“施暴者”逻辑。


(图源:百度百科)


在这个意义上,宣称“受害者有罪”,就是在为真正的犯罪者辩解,就是在纵容犯罪。暴力,由此变得“合理”。


同时,一旦这种声音盛行,会给受害者带来非常巨大的二次伤害,也会为受害者维权的门槛陡然变高。


没有谁可以保证,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。彼时身陷囫囵、求告无门,是否会想起自己也曾经是那个站在门外,冷眼垒起一块砖的人?


避免精神暴力的四点建议


面对一个隐秘且强大的敌人,面对来自自身的、亲人的、乃至社会的压力,究竟该如何避免为其所伤?为此,我们建议如下:


第一,学会识别。


如果你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感到恐惧、被孤立和惩罚,那么要警惕,你很有可能正遭受精神暴力。


的确,精神暴力的存在是有一个范围的,可能轻微,也可能是极端、虐待性的,因每个人的忍耐能力而异。但必须要扪心自问的是,你目前的状态,是否足以让你忍受不自由的感觉。如果不能却强撑下去,多半会失去最佳的自救时机。


第二,看清自己的需求。


处于精神暴力中的受害者,被施暴者时常指责为“愚蠢”“无能”,渐而认知失衡,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但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经受着精神暴力,一定要问自己:


到底要不要结束这段关系?


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开,或许都是痛苦的。无论选择哪一个,都可能会承受来自施暴者的精神压力,以及某些不理解的质问:你为什么要留下?为什么要离开?在本就脆弱的时刻,这些问题可能会令你更加困扰。


但请记得,真正“爱”的关系,是建立在“自爱”的基础上的。弗洛姆在《爱的艺术》中便说:“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,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。”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,首先需要人们尊重自己的独立性,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之后,再去承担关系中的责任。


亲密关系固然重要,但它不该成为阻止你继续生活的枷锁。为了健康、自在的明天,请明确自己想要什么,试着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

第三,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。


确保在亲密关系之外,时刻保持与外界社会的联系。


外界社会的支持,不仅会帮助你辨别自身处境从而警惕危险信号,同时也能帮助你渐渐走出阴霾。不要因为害怕亲人、朋友的误解,或因“家丑不可外扬”等观念不敢倾诉,甚至拒绝他人的支持和庇护。


第四,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

首先,可以选择正确的咨询师或治疗师,与之单独会谈。


但是,如果咨询师认为你应该不惜一切维护这段亲密关系的完整,就像许多教条主义宣扬的那样,请立刻叫停,并寻找适合你的咨询师。


其次,懂得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


如果生理上感到不适,比如消化问题,背部、颈部疼痛等,请勇敢地告诉医生引起你身体问题的压力源。这样,你或许就不必接受昂贵且不必要的开销,以及一些伤害性的测试。


最后,向加害人或自己所在单位、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、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、反映或求助。


相关单位收到投诉、反映或求助后,会派相关工作人员来处理、化解矛盾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援助、调解工作中能了解到部分事实,这些工作人员的证人证言也能用来佐证家庭暴力行为是否存在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精神暴力不比身体暴力易留存证据。但一旦意识到自己正身陷其中,一定要积极取证。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三条规定,当事人陈述、书证、物证、视听资料、电子数据等等都可作为证据。


作者后记


写这篇文章时,我浏览了一个又一个精神暴力的受害者新闻,时常感到心灰意冷。


一个人遭遇精神暴力是个案,但许许多多人正受其折磨,那么这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,而代表着社会功能和社群功能的缺失。


每一个来到这世上的人,都应有独立和自由生活的权利。


所以,在惩罚施暴个体的同时,整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对于施暴环境的反思,并且不断追问,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使暴力屡禁不止?


或许每个人心中已有答案。


伤害面前,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幸存者。和受害者站在一起,也是在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光明的未来。


“保护自己,尊重他人,相信爱,敬畏生命。”


期待着“我”终将变成“我们”的那一天。


参考文献

[1]每5个人里,就有1个曾在亲密关系中,遭受过暴力 | KY研究所:《家庭暴力白皮书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59tWzM3bQXmKeqYoQ3ihA

[2][美]丽莎·阿伦森·方特森.金媛译.《情感操纵:为什么伤害我们的都是最亲近的人》[M].东方出版社,2019:04

[3]王向贤.《亲密关系中的暴力——以1035名大学生为例》[D].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,2008(5):81-82

[4]梁敏:家庭精神暴力对女性的影响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eCbazKrc3reNjKhKwrNCQ

[5]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家庭?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3507158/answer/89460051

[6]澎湃新闻.《完美受害者》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9465494

[7]百度百科.受害者有罪论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受害者有罪论/53196326?fr=aladdin



撰稿丨驼驼

编辑丨晨曦 达生

排版丨小M

视觉丨Nana



 推荐文章 

(直接点击图片查看 后台回复“目录”查看更多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